铸造用涂料常见十大问题解决方法(下)
发布时间:
2022-09-21
来源:
伟业新材料
铸造用涂料在喷涂过程中,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。如涂层厚度不够、脱落等现象。本文将分析铸造涂料常见十大问题的形成原因,并介绍解决方法。(下)
六、叠层
叠层是在型腔表面流涂时,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两次或多次流涂时产生的叠加纹理。
产生原因:
主要是砂型温度高,涂料粘度大,流涂流量小,多次流涂造成的。
解决措施:
1.混砂机刚刚流完的砂型温度高不要马上流涂,根据具体情况空气冷却。
2.降低涂料波美度,提升流动性。
3.增加流量,避免多次流涂。通过制作不同规格的流涂机合理控制流量,在选择泵时,其扬程、流量选择应稍高一些,液流压力大,可通过控制开关等处泄流实现液流可控,达到所需的施涂压力和流速。
七、涂料飞溅
涂料飞溅,使光洁的涂层表面飞溅上涂料滴。
产生原因:
这种缺陷主要是流涂出口压力过大造成的。
解决措施:
1.降低流涂出口压力。涂料流动的管路的粗细、长度、表面粗糙度、流出位置等都会对流涂的压力产生很大的影响,涂料的流出压力P须不小于0.4×105Pa。
2. 流涂杆头与型腔表面不要垂直流涂,避免涂料飞溅。
八、砂型表面扒砂
俗称“拉毛”,模具使用时间长或者起型不稳经常会发生砂型表面扒砂现象,流涂后砂型表面平面度不够,凹陷,给外观质量带来很大影响。
解决措施:
方法1.将砂型扒砂部位用涂料膏修补好之后再进行流涂,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流涂后需要放置时间长一些,否则用涂料膏修补的部位会起泡。
方法2.流涂后再用涂料膏修补扒砂部位,再用稀释剂将涂料膏刷平,最后点火。这种方法目前使用较广,节省人力,弥补了工装和前序操作带来的不足。
九、涂层不均匀
流涂时砂型经常容易出现涂层上薄下厚的情况。在粘度计转子转速固定的情况下,涂料的表观粘度随剪切时间增加而减小,很长时间可达到恒定值,若将其转为静置状态,其表观粘度随静置时间增加而逐步回升,这是涂料的触变性[2]。涂料的触变性过强,利于流平,但容易造成过度流淌,使涂层出现上薄下厚的情况。流动性不好,倾斜角度小也会造成涂层厚度不均匀的现象。对于水基锆英粉涂料,触变率M=9%-12%为好。
十、与底材附着力差、掉漆
涂层在涂装喷涂过程中,由于底材与油漆的之间的层间附着力差,常常出现掉漆问题,导致产品不良率高,严重损害品质和生产周期。
解决方法:
现在一般的做法是使用附着力促进剂,它是一种能够提升涂料和底材之间的附着力的一种特殊处理剂,拥有特殊官能团,可以与材质表面的极性团有效结合,产生高附着的层间附着力,起到很好的底涂作用。
总结:
1.流涂工艺比原刷涂工艺的效率提升近十倍,非常适合铸件生产线流水作业。
2.经流涂操作后的铸型,表面光洁,涂层厚度均匀,致密,轮廓清晰。浇铸后,铸件表面光洁,表面粗糙度可达Ra25um以上,铸件尺寸精度高,达到GB 6414—1999《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》中CT9级以上。
3.由于流涂涂层均匀,流下的涂料可循环使用。根据现场测定,采用流涂工艺可比原来节约涂料25%左右。
4.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流涂涂料波美度在22-26之间涂料的流动性较好,涂层厚度合适,铸件缺陷较少。
5.减少了工作环境的污染,采用流涂解决了涂料粉尘对空气的污染。
6.涂层与底材的附着力问题,利用附着力促进剂可以较快解决。
09
/
21
新闻动态
河南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
地 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高新区神马大道666号
电 话:0375-3990699
传 真:0375-3990759
邮 箱:hnwy@pdswy.cn
联系人:王德芬15137517775 张世伟13663096288

微信公众号